2010年4月30日

每日一圖:鳳尾岩

鳳尾岩,標高 3,846 公尺,座落於玉山主峰與東峰之間必經之路上,是玉山主峰和東峰間的重要地標,照片中位於右側的山峰為玉山東峰。

2010年4月29日

每日一圖:奇萊北峰

奇萊北峰,亦可稱奇萊主山北峰,標高 3,607 公尺,百岳排名 16,位於台灣花蓮縣,隸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管轄,因北、西、南三面為斷崖,有『高山一怪』雅號,名列「十峻」之五,上有一等三角點。

奇萊山區由奇萊主峰(3,560 公尺)、奇萊北峰、卡樓羅斷崖、屏風山稜線、大禹山等形成一系列綿延雄偉的山峰,北銜合歡群峰,南連能高群巒。從合歡山遠望奇萊稜脊,常因背對陽光而顯龐大、漆黑,山嶽氣勢懾人;再者,奇萊山素以險峻著名,氣候錯綜複雜,雲霧變幻莫測,是台灣發生最多山難的山區,所以有「黑色奇萊」的稱號。(文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0年4月28日

每日一圖:玉山圓柏

玉山圓柏(JuniperuSqyanata)生長高度大約在海拔 3000 ~ 4000 公尺之間,全島 3400 公尺以上的高峰都可見其蹤跡,其中又以玉山、雪山、秀姑巒山、馬博拉斯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及關山等高山分布最密集,是台灣分布海拔最高的樹種。

玉山圓柏又稱香青,屬柏科,葉片呈披針形或線形,以三葉輪生莖上,雌雄異花,結果時果實呈球形或橢圓形,果實內僅一顆球形或卵形種子。玉山圓柏為常綠性針葉樹,依生長環境可呈現喬木與灌木兩種形態。由於具外表和刺柏(Juniperformosana)有些類似,而且在某些山區兩者又混生一處,因此常讓人感到難以分辨,這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刺柏的果實上有『人』字形凹痕和內含三顆種子,另外刺柏的葉片也較長。

雖然玉山圓柏終年常綠,但是在生存環境不良的山坡上和微氣候不利的條件下,其植株高度任往較其他喬木低許多,而比較接近灌木。同時,強勁的風力使樹冠無法向上伸高,玉山圓柏的枝椏在許多地方都是以與山坡平行的方向朝左右前後延伸,而各植株枝椏交錯的結果便形成樹冠互相緊連覆蓋蓍山坡的灌叢林。 (文字資料來源:后里國中,山羊百科)

2010年4月27日

每日一圖:玉山北北峰

玉山北北峰,海拔 3,833 公尺,無基點,雖名列「玉山十一峰」,但因未名列於臺灣百岳中,故其名氣不響,造訪者也少之又少。

北北峰雖名氣不大,然其山頂之展望卻較玉山北峰之巔為佳,北望東郡、丹大山系、郡大山、西巒大山;西面秀姑巒、馬博拉斯橫斷;南方的大水窟山、雲峰、三叉山、向陽山,尤其是東南方遠處的新康山,其山頂的皇冠寶石與天宮堡壘更是卓立在雲端,有如海市蜃樓一般的奇偉瑰麗;而西北方在干卓萬山群後方的雪山主峰與北稜角,雙峰並峙,宛若牛耳雙戟一般的插天直立。(文字資料來源:謝聯球先生)

2010年4月26日

每日一圖:南玉山

南玉山,海拔 3,383 公尺,二等三角點,百岳排名第 38,十潤之四。

南玉山為玉山西南稜上的最後一座標高三千公尺以上山頭,自塔塔加登山口望過去,南玉山連著小南山至玉山的稜線上,是極為險峻的斷崖地形。然而實際走在南玉山的稜線上,則是一大片緩美的箭竹草坡,一路走來令人心曠神怡。(文字資料來源:僉刃隊)

2010年4月23日

每日一圖:玉山北峰氣象觀測站

你知道全台灣最高的門牌號碼在哪裡嗎?答案是位於玉山北峰的氣象觀測站。玉山山頂三角點隸屬南投縣轄區,玉山氣象站門牌信義鄉東埔村一鄰玉山北峰一號,是全國最高門牌號碼。

日治時期,原在鹿林山山麓設立氣象觀測站,1943年(昭和18年)遷移至玉山北峰頂,命名為「北峰氣象測候所」,日本戰敗後,台灣進入民國時期,北峰頂於1971年(民國60年)設置「玉山氣象測站」,1989年(民國78年)改制為「玉山氣象站」,海拔 3,858 公尺,是台灣海拔最高的氣象站,也是台灣海拔最高的政府機構。

位於山頂的氣象觀測站是東北亞最高的建築物,在這裡測得的玉山年均溫,是攝氏3.8度。玉山氣象觀測所建於1943年,是日本人為了太平洋戰爭觀測高空氣象所建,另一目的為與阿里山、台南氣象站呈一直線做剖面氣象分析之用,成立六十多年來,提供許多研究環保生態及寒帶林相相關氣候資料,對台灣野生動植物之保育與復育助益良多;玉山氣象站是東北亞最高之氣象站,屬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二十四個氣象站之一,為一四等氣象測報機構,也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氣象觀測站之一。

北峰氣象觀測站雖然是政府機關,但過去一直沒有使用執照,一直到2000年整建完工,才申請合法使用執照,玉山站於是向南投縣信義鄉戶政事務所提出門牌釘為「北峰一號」要求,南投縣政府依據「南投縣道路命名及門牌編訂辦法」,在2002年2月27 日核准文件給中央氣象局,正式將玉山站門牌編為「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一鄰玉山北峰一號」,才讓玉山氣象站擁有合法身分証。(文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大台灣旅遊網)


PS. 位在照片左側中的山峰為玉山主峰,由於玉山北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她成為拍攝玉山主峰的最佳地點,攝影人往往必須在清晨兩點鐘從排雲山莊出發,然後趕在日出前到達北峰前的一塊平坦地,才能拍到氣象萬千顏色豐富的玉山主峰。

2010年4月22日

每日一圖:玉山北峰

玉山北峰,標高 3,858 公尺,百岳排名第四,上無三角點。日治時期名為北山、新高北山、斗六新高,與玉山、北北峰相隔一鞍,狀似駱駝的駝峰,台灣登山家刑天正稱其為天駝峰。

玉山北峰有南北兩峰,南面山頂比北面山頂高出10公尺,為了區別,因此將北面的山頭稱為玉山北北峰。

玉山北峰為玉山北稜隆起的最高峰,山勢尖聳,峰頂有一中央氣象局測候所,眺望極佳,山麓坡緩易行,山腰叢生香青,北坡滿生玉山杜鵑,為觀賞玉山植物景觀之優良場所。(文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竹教育大學)

2010年4月21日

每日一圖:玉山南峰

玉山南峰,海拔 3,844 公尺,百岳排名第五,十峻之二,上無三角點。日治時期名為南山、新高南山,自主峰遠眺,山稜蜿蜒,狀似游龍,台灣登山家刑天正稱其為「天龍峰」,在某些地圖上會注記為玉山三叉峰、閉鎖曲線峰。

玉山南峰稜脊是玉山山塊最具挑戰的稜脊,鋸齒狀稜脊起伏落差大,且兩側多為陡峻的陡坡,群巒計有玉山南峰(3,711M),東小南山(3,709M),鹿山(2,981M),登山者通常以玉山圓峰山屋為根據地,以輕裝放射狀來回攀登。(文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山羊百科)

2010年4月20日

每日一圖:玉山東峰

玉山東峰,海拔 3,869 公尺,百岳排名第三,「十峻」之首,為玉山東稜上的最高峰。玉山東峰在日治時期名為「東山」、「新高東山」、「台東新高」。

玉山東峰由硬砂岩層疊構成,形勢陡峭,其中有三面是斷崖,裸露的岩石上寸草不生,山體岩壁崢嶸,巍峨險要,台灣登山家刑天正稱其為天壘峰。

西元 1899 年,日本地質學家齊藤讓從今日的八通關循玉山東稜試圖登上玉山主峰,但因天氣不佳,齊藤最後登頂玉山東峰,並在山頂留下鐵牌名片。後來德國探險家史坦貝爾也登臨玉山東峰,在山頂發現齊藤的名牌,證實齊藤讓在近代歷史中首登玉山東峰的紀錄,史坦貝爾據此稱玉山東峰為齊藤峰,但此稱未被廣泛採用。(文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竹教育大學)

2010年4月19日

每日一圖:玉山主峰

玉山主峰,海拔 3,952 公尺,位於本島中心,居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之交,臺灣百岳排名第一,也是東北亞第一高峰。

鄒族稱玉山「Pattonkan」,傳說其祖先原住民住在玉山之巔,而玉山之名,史籍上最早描述的人是清朝康熙年間(1677),郁永河所著「蕃境補遺」一書中所云︰「玉山在萬山之中,其山獨高,無遠不見,巉巖峭削,白色如銀,遠望如太白積雪,四面攢峰環繞,可望而不可及,皆言此山渾然如玉、每暗霽,於郡城望之,不啻天上白雪也。」

清光緒年間出刊的雲林採訪冊一書云「八通關山又名玉山,在縣治東一百餘里,三峰玉立,高插天外,峰頂隱約雲端,奇幻莫測,山無大樹,草木出土,輒為寒霜凍枯,四時積雪,六日不開行,終日皆履雪地。」即彰化志所稱雪山也,由此可知,玉山原稱「八通關山」,又稱「雪山」。

西元1897 年,日人佔領台灣,發現玉山高度超過富士山200餘公尺,遂改玉山為新高山。周遭主要山峰並分別以東、西、南、北山稱呼。

光復後,於民國36年由台灣省政府公佈將「新高山」復名為玉山,而東、西、南、北山則更易為東、西、南、北峰。玉山主峰為其東西南北峰所環繞,東望馬博拉斯山及秀姑巒山,西可眺望阿里山山脈,往南則可遠望關山。北瞻雪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歷歷在目。

玉山山容氣勢磅礡,雄踞一方。冬季時而積雪,遠望雪白如玉,景色優美,「玉山積雪」因而成為台灣八景之一。玉山與雪山、秀姑巒山、南湖大山、北大武山合稱「五岳」,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文字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竹教育大學)


圖片中的玉山主峰,是在玉山東峰上所拍攝,因此與平常我們看到的玉山容貌有些不同。

2010年4月18日

挑炭古道 -- 2010/4/17

油桐花的季節似乎又到來了,因為新竹附近的山區,已經開始有五月雪的蹤跡。下午我們驅車來到三義的挑炭古道,希望能看到灑滿整個步道的油桐花 . . . more

2010年4月17日

每日一圖:圓峰山屋

圓峰山屋,海拔3,640公尺,為目前台灣海拔最高的一座避難山屋。

圓峰山屋位於玉山山塊南稜上,為登玉山後五峰(玉山東峰,玉山南峰,南玉山,東小南山 及 鹿山)之前進基地,山屋有蓄水池及太陽能供電,可容納 15 人。

2010年4月15日

雪主東 - 志佳陽縱走 -- 2010/4/9 ~ 4/11

這次「雪主東 - 志佳陽縱走」活動首次在 Facebook 上公開報名,結果一開始有超過三十個人參加,踴躍程度令我大吃一驚。

但是隨著活動日期慢慢逼近,我逐一確認參加人數,才發現有許多人只是按下「參加」按鈕,但並不一定真的要參加,使我瞭解到網路的文化生態,實在不敢恭維。

有些人則是參加了之後,認為自己可能體力無法勝任而中途打退堂鼓。而有幾位則是到了最後幾天,因為家裡因素或健康因素而取消,到最後含我只剩下 13 個人參加這次縱走行程 . . . more

還有殘雪的雪山圈谷


雪主下翠池的碎石波


足可媲美優勝美地的翠池風光

2010年4月8日

每日一圖:塔芬池

塔芬池,海拔 2,920 公尺,位於塔芬山之南側,池面廣水量大,水池周圍為二葉松林與叢生之箭竹,營地在池旁腹地大,可供約16人宿營,為南二段中重要的水源地。

照片中右下角判斷應為水鹿或山羌的骨骸,有創意的登山客將它排列成動物形狀,令人莞爾一笑。

2010年4月7日

每日一圖: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標高 3,492 公尺,百岳排名第 28,山頂為二等三角點,高度雖不及雪山、大劍山以及品田山等山峰,但卻是雪山山脈北側最突出的一座山峰,素有「世紀奇峰」之美譽,一直以來被泰雅族人視為聖山。

只要沒有雲霧籠罩,站在竹苗一帶的田野上,都可以清晰的看見大霸尖山屹立於東方,因其型狀像倒置的木桶,竹苗地區的人都管它叫「酒桶山」。

有關大霸尖山的記載,早在淡水廳誌上就稱它為「熬酒桶山」,苗栗縣志上則稱之為「沖天木山」或「巴克巴克窪山」,早在清代中期,騷人墨客的詩詞中,就有歌頌大霸尖山的作品了。詩人芝亭有「大霸怪峰」之詩:山容險怪俯鴻濛,犵草巒花仰祖峰;似念瑪耶消息渺,長傾破耳聽東風。

大霸尖山不管從哪一個角度望去,都是直落而⋯⋯下的絕崖,讓人不知該如何才能登上它?後來,東南面被認為是比較能夠攀登的一面,被開闢出登頂的路,一度,救國團還在岩壁上打入鐵梯,使得攀登世紀奇峰成了輕鬆而熱門的活動隊伍。

後來鐵梯日漸銹蝕,基於安全理由而於民國 80 年底拆除。從此,大霸又回到了裝設鐵梯以前的寧靜。但是有訓練的登山客,仍然可以在一些基本的攀岩裝備與技術的輔助下,由原本裝設鐵梯的路線登頂。但已不再是以前有鐵梯時,老弱婦孺都能逐級登頂的「奇峰」了。(文字來源:新竹教育大學)

照片中左側山峰為大霸尖山,右側為小霸尖山,兩山相隔七百公尺,互相遙望。

2010年4月6日

竹東的河濱公園 -- 2010/4/5

放假前就打算利用這個清明假期,帶家人到竹東的河濱公園去走走,哪知前兩天陰雨綿綿,腳都踏不出門口一步,清明時節雨紛紛,講的就是這個情形吧。

還好,到了假期最後一天,雖然天空還是陰陰的,但至少雨停了 . . . more

每日一圖: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海拔 3,492 公尺,臺灣百岳排名 28,上有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1540),與北側的中霸尖山、西側的小霸尖山和東側的東霸尖山組成大霸尖山群,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三尖。

大霸尖山位於雪山山脈聖稜線北端,其山勢突地拔起,危峰孤峙,遙望如同覆置的大酒桶,四面崖壁寸草不生,山形冷峻,令人生畏,素有「世紀奇峰」之稱。

大霸尖山是泰雅族的聖山,也是賽夏族傳說中的祖先發祥地。泰雅族人稱為Babo Papak,Babo是山,Papak是雙耳朵,意為雙耳嶽(另一耳為小霸尖山)。因外形遠望如酒桶,《淡水廳誌》(1871年)稱作熬酒桶山。另外,賽夏族傳說過去曾發生大洪水,僅存一對大妻在大霸尖山,之後繁衍成今日的賽夏族人。

由大霸尖山往雪山之途徑,登山界稱雪霸線或聖稜線。此段岩石主要由變質泥質岩之板岩、硬頁岩與變質砂質沉積岩之變質砂岩、石英岩組成,沿線多懸崖峭壁,攀登行走不易,但也因為地形起伏崎嶇,景觀巍峨壯麗,成為雪山山脈最富盛名的縱走路線。(文字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維基百科)

2010年4月4日

春天來了,花知道 -- 2010/4/4

今天本來打算要去竹東的頭前溪河濱公園逛逛,結果一出門才發現天空下著毛毛細雨,小孩子們嚷著要回家,只好作罷。

這時突然發現,社區鄰居家前面的花圃開滿了許多小花,這時不將相機拿出來,實在對不起自己 . . . more

小雛菊小巧玲瓏


欣欣向榮


瑪格麗特清新脫俗

每日一圖:小霸尖山

小霸尖山,標高 3,418 公尺,百岳排名第 36,與大霸尖山相距僅七百公尺,像是縮小版的大霸尖山,雖然不像大霸那樣具有卓然出眾的外形,但其陡峭的外型,攀登時並沒有遜色太多。

大霸尖山、東霸尖山、中霸尖山、小霸尖山、伊澤山、伊澤山等統稱為「大霸山塊」,屬北尖山系,為雪山山脈之分稜。(資料來源:新竹教育大學)

2010年4月3日

每日一圖:小霸伴月

清晨五點從霸南山屋出發往北走,往上攀升三百公尺來到大霸基底,往西方望去,一輪明月剛好依偎在小霸旁邊,像是美女陪伴著英雄。

可惜過沒多久,天空大亮,月兒走了,獨留孤山。

2010年4月2日

每日一圖:素密達山

素密達山,標高3,517公尺,雖未名列百岳,但其山型尖挺陡峭雄據一方,與其他百岳相比,毫不遜色。

素密達山位居聖稜線中段,北有秀布蘭山,南接穆特勒布山,其險惡的素密達斷崖為聖稜線必經之地,登山客需有強壯的臂力與極大的勇氣才能通過此斷崖。

2010年4月1日

每日一圖:雪山圈谷(1號)

西元 1932 年日人鹿野忠雄提出雪山有冰河遺跡,鹿野所調查的「圈谷」,即冰河遺跡中最顯著的「冰斗地形」。

日人統計台灣高山總共有八十個圈谷,雪山就占了三十五個,以主峰東北面的 1 號圈谷最大而完整,而北稜角北側的 2 號圈谷海拔最高。